用户:
密码:
注册新用户 
首页 书画资讯   
   书画资讯

Google


不看陈老莲的全集,别想读懂中国画
来源:高仿字画网 发布时间:2018-1-5 16:07:21

本文由 高仿字画网 www.gfzihua.com发布! 2018年1月5日

    歌诗图 立轴 设色绢本 (429.8万元,2007年1月西泠)

款识:迟洪绶画于溪亭。钤印:陈洪绶印(白文)

此轴画的也是主人倚案而坐,案上无文房等陈设,但花插与酒具依然,案下还有简牍等物。对面二女子,其中一个执阮,正在弹奏。人物安排比较集中,场景设置比较简单。画幅上部留天较宽,写在左边的一行题款,起到上下连接的作用,这样,既扩大了画面,又不显得空旷,自然和谐,颇具匠心。《歌诗图》轴人物的刻画细腻、传神,三人对坐吟唱、弹琴,如闻其声。即便是背对读者的乐女,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她那左手按品、右手拨弦的熟练技巧。人物的衣纹,全用高古游丝描,细润圆劲,富有弹力,充分表现出人体的形态和衣服的质感。《歌诗图》轴是陈老莲晚年的力作、是很难得的一件珍品。

款署“迟洪绶画于溪亭”,“迟”前有类似“一”字笔划,应该是“老”字残剩笔划,全款应为“老迟洪绶画于溪亭”。陈洪绶是浙江诸暨人,屋前有枫溪,1630年他在宅园内筑醉花亭,1633年起吟诗作画始署“溪山”“溪亭”等地名。而以“迟”为号,陈洪绶有悔迟、弗迟、勿迟、老迟等,它流露了陈洪绶由明入清后复杂的情感,“是儒家道义的自我及艺术家寄情笔墨的自我无法解决矛盾时的表现”(翁万戈语)。排比其传世作品,最早以“迟”署款(无论诗歌还是绘画)大约是在“丙戌”年(1646年),即陈洪绶49岁那年。他一生享年55岁,凡以“迟”字署款的,无论前面冠以“悔”、“弗”、“勿” 等字,均为其晚年所作。

诗酒待琴图 立轴设色纸本乙丑(1625年)作

款识:乙丑秋八月,老迟洪绶写于深柳读书堂。印鉴:陈洪绶印(白)

在陈洪绶的时代,画坛几乎全是山水画的天下,而陈老莲兼工花鸟、山水、人物三者,且最擅长、成就最高的乃是人物画,画从唐宋而上追魏晋,深得古法,渊雅静穆,浑然有太古之风。他不仅是明代人物画巨匠,也是使衰退了六百余年的人物画重新振起的伟大画家。此画成于老莲三十七岁秋,正值其创作风格转变时期,笔法飘逸洒脱,运墨圆劲婉转。作者善于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隐逸生活,画中之老莲正与同好沽酒对酌,两位侍女抱琴而立,老奴侍花弄草,一派恬淡祥和。全画以“三白法”着重表现人物衣纹流畅,身体肤色匀称饱满,设色以粉、白为主,间以朱砂点染,多为平涂,匀净古淡而不失醇厚,温润娴雅而不俗不腻,为陈洪绶人物画之精品佳作。陈洪绶明末清初书画家、诗人。学习传统,力追古法,且能融古开今,融会贯通。既学周昉的人物和李公麟的白描,又能吸取五代贯休之夸张怪诞,且熔于一炉,兼收并蓄,时人“讶其怪诞,不知其笔笔皆有来历”。此画题材为老莲清顽之景,特别之处是画面中心人物一改往昔高士男宾之惯例,转而变为老莲侍女中的一位。该侍女头大于身、有颈无肩,其造型形式可比周昉、张宣之丰肥。此变形和夸张的路数,使陈洪绶在明末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。

明 陈洪绶 松溪品茗图 绢本报设色 纵151.5厘米横76.5厘米

款识:洪绶写于静者居。

吴荣光题诗堂:兵尘洞绕函开,不到商于六里间。赤帜频传秦楚蹶,白云自与绮园闲。龙蛇陆起嗟何在,鸿鹄冥飞竟不还。千载高风无复见,空余芝草满空山。陈洪绶字章侯,号老莲。诸暨人。以明经不仕。崇祯间召入为供奉。甲申后自称悔迟。善山水人物。躯干伟岸,衣纹清圆细劲。兼龙眠吴兴之妙。力量气局在仇唐之间。世谓三百年无此笔墨云。此轴行笔设色皆极精诣。可不宝哉,可不宝哉,嘉庆庚辰春王正月,南海吴荣光题并书。钤印:伯荣、筠清馆印 鉴藏印:孔氏鉴定、少唐翰墨、梅轩珍藏、友梅书画、南海孔氏世家宝玩 此件作品是典型的陈洪绶早期人物画风格。在构图方面,简洁明快,以主体人物为中心,儒士、高僧神情静默,高古奇骇,二童子垂目而立。用线流畅迂回,勾斫顿挫,形态与身姿形象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及内心世界。刻绘细致,赋色雅丽,有“古法渊雅,静穆浑然”的格调。构图繁简相宜。画面上部松枝屈折而下,其景致与人物浑然一体。人物造型与历史上的高士形象一脉相承,而造型下丰上锐,是陈洪绶的独特造型语言;主要运用高古游丝描,线条有力而气势纵贯,为吴道子、李公麟人物画的优秀传统;设色淡雅,加强了古意的高雅气质。其人物画的成就在吴门仇十洲和唐伯虎之上。 纵观各家对陈洪绶作品的赞语,常用于绘画方面的形容词是“古”、“奇”、“高”、“仙”,也就是说他可以上与古人为伍,达到继承传统的最高功力,而又能创新出奇,格高高雅,超凡脱俗。其绘画对后世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本幅作品递藏有序,经清嘉道间收藏家吴荣光(1773-1843)收藏,并题诗堂云:“此轴行笔设色皆极恉,可不宝哉可不宝哉!”。后归岳雪楼主孔广陶(1832-l890),孔家没落后为广东著名收藏家许友梅珍藏。

屈子行吟图 木刻版画 1616年作

陈洪绶在万历四十四年(1616)的时候,为萧山来钦所着的《楚辞述注》作插画。插图依照屈原《九歌》所作,共十一幅插图,两天即告完成。在完成插画之后,陈洪绶便凭借自己的创作灵感,制作了一幅木刻版画,画作内容显示了屈原在流放江南溆浦期间,在沅水、溆水侧畔的情景,遂定名为《屈子行吟图》。这幅《屈子行吟图》构图简洁、写貌传神、一点一拂无不入微,从此人们将屈原的形象基本就定格在此幅画作之上,后人在塑造屈原形象时候,也多以此图为主要依据。

听蝶 1626年作

风弄蝶态轻盈,惹得骚人耳欲倾。陈洪绶的《听蝶》作于1626年,此时的他不过才28岁,正处在他的声望蒸蒸日上之时,所以早期的人物还比较圆润华美,面目衣纹都如此。精神气质上也正处在对世界的美好想像中,故画面多逸趣,采花听蝶、轻歌飞舞的美妙神态,跃然纸上。

三教图 轴 绢本设色1927年作 无锡市博物馆藏

本件作品以儒、释、道三教教主为中心,衬以树石背景,设色浓而不俗,人物树石都带有陈氏特有的夸张变形的特征。人物勾廓细劲工稳,树叶重笔双钩。左方落款[天启七年四月朔,洪绶敬图于万经阁],下钤[章侯父]白文印、[莲子]朱文印。[天启七年]为公元一六二七年,陈洪绶时年三十岁,当为早年精工之作。右下钤[铁某真赏]白文、[吉林宋季子铁某所收金石图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]朱文印,左下钤[怀民鉴定之印]朱文印。曾经宋铁某、周怀民收藏。一九八四年由周怀民先生捐赠。

虎溪三笑图 立轴设色绢本

题识:闲云为怀,清泉自寄。洪绶书于无见阁。印鉴:洪绶、章矦氏

此陈洪绶较早年笔,写“虎溪三笑”故事。其人物开相及线描画法与无锡博物馆所藏《三教图》轴、天津文物处所藏《淮南八公图》卷极为相似,包括其款字特点,应是他三十出头时的作品。

此饮中八仙图卷,经鉴定为其早年习作,图中描绘唐代八位大诗人吟诗醉酒的生动情态。画家驾驭人物性格,姿态各不相同而相互呼应,全卷白描细画,沉着坚凝,并在变化错落中达到和谐统一,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高妙技法及深厚的传统功力。

来鲁直夫妇像 崇祯辛未(1631年)作

此两件作品所绘为来鲁直及其夫人像。来鲁直,萧山人,为陈洪绶岳丈来斯行胞弟。从来斯行、来宗道昆仲的题跋可知,陈洪绶于崇祯辛未(1631)年完成此图,是时只有33岁,属于他早期的人物画。在古代,画像写真是传载人物形象的唯一手段。来鲁直之子来咨隆延请陈洪绶为过世的父母画像留影,以作纪念。由于特殊的家族关系,加之来鲁直又是陈洪绶夫人的堂叔,显然陈洪绶只能以“敬图”来完成这一使命。态度毕恭毕敬自不用说,即是画面的配景,也运用了隐喻,以达到颂扬先人的目的。

苏武李陵图 立轴设色绢本 1632年作(483万元,2011年7月西泠)

款识:洪绶写似□□先生。时壬申秋暮,坐鲁伯棻昨梦庵。印鉴:莲子(朱)

跋文:栎园先生宰吾邑有城守功,其属老迟图此,盖自庽千秋之隐疚与印文亮也。辜恩负义之辈意同,识者勿徒皮相奇古之笔,而能赏其坚心忠骨之神,则为知画意矣。余昔见此栎园二字尚在,不知何时伧父去之,今归育来,求记其事,育来知赏此自与皮相异矣。同治癸酉七月廿九日乙亥,海滨病史六十一岁书。

在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的历史潮流中,明末清初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间结点。作为改朝换代的特殊标志,这一时期凸显出的历史魅力不仅在于其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”的波澜壮阔,更为重要的是,它还潜移默化地影响著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方向。二百多年的历史间隔,似乎并没有阻断这前后两个乱世之间的文脉传承。而艺术风格的遥相呼应同样令人印象深刻,仅就人物画而言,陈洪绶与任伯年之间的惺惺相惜,笔墨间透出缠绵缱绻的浓浓情思,或许亦能体现出这两个时代文化承载的真实面貌。陈洪绶字章侯,号老莲,明亡后更号老迟、悔迟,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,浙江诸暨人。和大多数传统文人一样,年轻的陈洪绶热心于功名仕途,然而时运不济,世事多舛,明末朝政的黑暗与腐朽最终让他选择了潜心诗文书画的隐居生活。甲申之变,他僦居山阴徐渭故宅青藤书屋,二年后至云门寺剃度为僧,坚守遗民之志,作为职业文人画家以卖画为生。纵观陈洪绶五十五年的生命历程,伴随著王朝更迭,命运飘零,最终却以其旷世奇伟的艺术成就彪炳史册。

《苏武李陵图》,是1632年周亮工嘱托陈洪绶创作的一幅人物画作。画面构图以苏武被俘、李陵劝降的历史典故为主题,苏武手持旌节,义正言辞,李陵则衣袖掩面做羞愧状。线条遒劲,意趣高古,是陈洪绶中年时期的典型风格,创作于明朝覆灭之前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此图装裱极具特色,诗堂部分使用了一张宋代金粟山藏经纸,背面印有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第二十九卷经文内容。无论是纸质还是经文风格,都清晰地展现出宋代刻经的精美绝伦,这无疑为此件作品增添了无限魅力。

 
上一篇: 上海嘉禾秋拍3.18亿收官:
下一篇: 吴冠中画雪景就是美!
   

关于我们 - 订购流程 - 常见问题 - 交易条款 - 售后服务 - 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北京高仿字画网 高仿字画 高仿书画 高仿国画 高仿字画批发

客服信箱:bjzihua@163.com
高仿字画 赣ICP备17017574号-1  网站建设